24小时电话132-8243-7190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就业协议 >>三方协议咨询 >> 三方协议是什么签了就是正式员工吗
业务咨询办理
更多

Q Q:496743653

邮箱:fosiw@qq.com

实习挂靠、实习证明、三方协议

线上实习、实习简历、实习报告

1733641578752484.png

详细内容

三方协议是什么签了就是正式员工吗

三方协议是什么?签了就是正式员工吗?


 一、三方协议的定义与性质


 1.1 三方协议的概念阐释


三方协议,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用人单位与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明确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它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能解决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诸多问题。从形式上看,三方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各执一份。从内容上,它会约定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意向,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承诺,以及学校在此过程中的责任等。这一协议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搭建起初步的框架,也为学校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提供依据,是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文件。


 1.2 三方协议的性质分析


三方协议在法律性质上属于预约合同,而非劳动合同。预约合同是当事人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合同,其目的是确保未来合同的订立。三方协议主要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约定将来签订劳动合同,它并不具备劳动合同的全部特征,如具体的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职位等详细规定。所以,签订三方协议并不代表毕业生已成为正式员工,二者受不同法律调整。三方协议受民法、合同法保护,而劳动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对毕业生而言,三方协议是就业的预备阶段,正式员工的法律身份需通过后续的劳动合同来确定。


 二、三方协议的三方角色与目的


 2.1 学校的角色与目的


在学校、企业和实习生三方协议中,学校扮演着多重角色。作为招聘组织者,学校会搭建平台,邀请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创造对接机会。作为毕业生权益保障者,学校会审核企业资质,监督协议签订,确保毕业生权益不受侵害,避免毕业生陷入不良用工陷阱。作为就业率统计者,学校通过三方协议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就业率统计提供依据,也为后续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提供参考,助力学校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与人才培养的精准度。


 2.2 用人单位的角色与目的


用人单位在三方协议中是招聘者的角色,通过协议明确招聘新员工的需求,将自身对岗位的要求、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条件呈现给毕业生,以吸引合适人才。在协议中,用人单位还能提前锁定人才,避免在激烈的招聘竞争中错失优秀毕业生,确保企业的人才储备。同时,通过三方协议,用人单位可了解毕业生的学校背景、专业技能等情况,为后续员工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提供参考,提高招聘效率与人才匹配度,降低招聘成本与风险。


 2.3 毕业生的角色与目的


毕业生在三方协议中是求职者的角色,积极寻找合适的就业单位,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职业规划,争取就业机会。在签订三方协议前,毕业生需仔细了解协议内容,明确自身在就业中的权益,如工作地点、岗位、薪资福利等,确保自身利益得到保障。通过签订协议,毕业生能获得一定的就业保障,减少就业的不确定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还能解决户籍、档案等实际问题,让毕业生能更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三、三方协议的内容与签订流程


 3.1 三方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方协议的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诸多关键条款。试用期相关条款会明确试用期的工资数额与时间长度,保障毕业生在试用阶段的收入与工作期限。转正工资条款则规定了毕业生转正后的薪资待遇,为毕业生提供稳定收入预期。违约金条款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违约行为设定经济责任,如毕业生因个人原因违约,可能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三方协议的核心内容,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关系提供了基本保障。


 3.2 三方协议的签订流程


毕业生首先需从学院领取三方协议和推荐表,并参照填写说明准确填写个人相关信息。接着,与用人单位签约,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资料并签字盖章,若单位无人事权,还需上级单位或人才服务中心盖章。随后,毕业生将协议交至学院,由负责就业的老师审核后登记盖章。最后,毕业生将学院盖章后的协议送至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盖章,此时协议正式生效,三方各保留一份,作为后续就业及相关事宜的依据,整个流程环环相扣,确保协议的规范签订。


 四、签订三方协议后的身份与责任


 4.1 签订三方协议后的身份


签订三方协议后,毕业生的身份仍是实习生或预备员工,并非正式员工。三方协议只是明确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意向,为将来签订劳动合同奠定基础。此时,毕业生还未到用人单位正式工作,没有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不能享受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只有当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三方协议终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才正式成为该单位的员工,拥有正式员工的法律身份。


 4.2 签订三方协议后的责任


签订三方协议后,各方需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若毕业生违约,可能需按协议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违约,同样要承担相应责任,如赔偿毕业生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各方还需注意风险防范,毕业生要仔细审查协议条款,了解自身权益;用人单位应诚信履约,避免随意变更协议内容。学校则要监督双方履约情况,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与帮助,确保三方协议顺利履行,保障各方权益。


 五、从三方协议到正式员工的过程


 5.1 实习期与试用期


实习期是学生在校期间为提高自身价值而参与工作的过程,属于学校教育范围,与实习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受教育法等相关规定调整。试用期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和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受劳动法保护。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象不同,实习期针对在校学生,试用期针对已毕业劳动者;法律性质也不同,实习期是教育实践,试用期是劳动关系的一部分。


 5.2 正式签订劳动合同


毕业生在实习或试用合格后,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劳动合同。首先,双方就劳动合同内容协商达成一致,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条款。毕业生要认真审查合同内容,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然后,双方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用人单位一般是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毕业生本人签字。合同签订后,双方各执一份,劳动合同正式生效,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得以确立,毕业生正式成为用人单位的员工。


 六、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三方协议要点


三方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间明确就业权利义务的文件。它是预约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内容涵盖试用期、转正工资等关键条款。签订流程包括毕业生领表填写、用人单位签约、学院审核盖章和学校就业中心盖章。签订后毕业生身份仍是实习生或预备员工,各方需承担相应责任。


 6.2 给毕业生的签约建议


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前,要了解国家及地方就业政策,知晓自身权益。仔细审查协议内容,明确工作地点、岗位、薪资福利等条款,尤其关注户口、违约金等关键信息。向HR打听清楚单位解决户口的能力,若对协议内容有疑问,及时向学校老师或专业人士咨询,避免盲目签约,为自己的就业之路筑牢保障。


微信图片_20250513142825.png

  • 电话直呼

    • 13282437190
    • Q496743653 :
  • 扫一扫,微信咨询:bisuwan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