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132-8243-7190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就业协议 >>三方协议咨询 >> 三方协议签订后可以解约吗
业务咨询办理
更多

Q Q:496743653

邮箱:fosiw@qq.com

实习挂靠、实习证明、三方协议

线上实习、实习简历、实习报告

1733641578752484.png

详细内容

三方协议签订后可以解约吗

 三方协议签订后可以解约吗


 一、三方协议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1 三方协议的定义与构成


三方协议,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为明确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达成的书面协议。它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诸多关键问题。从定义上看,三方协议明确了毕业生毕业后愿意到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也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则在其中起到确认和保障作用。构成上,该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各执一份,三方共同签字盖章后生效。它不仅关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是学校统计就业率、用人单位确定人才引进计划的重要依据,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


 1.2 三方协议的性质与法律效力


从法律性质上讲,三方协议属于预约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对未来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预先约定。它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现已纳入民法典合同编)的相关规定,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一旦三方协议签订,各方都需按照协议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若一方违反协议约定,如毕业生违约不去报到或用人单位违约不接收毕业生,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支付违约金等。所以,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充分了解协议内容,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二、三方协议签订后的解约方式


 2.1 协商解除


协商解除是三方协议签订后最理想、成本最低的解约方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基于平等自愿原则,就解约事项进行充分沟通与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可签订书面解约协议。在协商过程中,毕业生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解约意愿和原因,同时了解用人单位的想法和需求。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就解约相关事宜,如是否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等,达成明确的约定。毕业生还需注意保留好协商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如邮件、短信记录等,以防后续出现纠纷。


 2.2 约定解除


若三方协议中事先约定了解约事项,如支付违约金等条件,毕业生可按约定解除协议。这种约定通常在协议签订时明确列出,是对各方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及后果的一种预先安排。当约定的解约条件成就时,毕业生有权依据协议约定提出解约。此时,毕业生需按照协议要求,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等,履行完约定的义务后,即可解除三方协议。约定违约金一方面是对违约行为的惩罚,另一方面也是对守约方的一种补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2.3 法定解除


在特定情况下,毕业生可通过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比如用人单位存在违约行为,如未按约定提供工作岗位、待遇等,毕业生可依法提出解约。当毕业生预期违约时,若能证明因不可抗力等法定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协议,也可通过法定解除的方式终止协议。毕业生需注意,在行使法定解除权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并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解除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避免因解除不当而承担法律责任。


 三、解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用人单位不同意解约


在三方协议解约过程中,若用人单位不同意解约,毕业生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协商,明确表达自己的解约意愿和合理理由,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果协商无果,毕业生可以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请学校出面协调。学校作为三方协议的一方,通常会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若学校协调也未能解决问题,毕业生可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确认解除效力,维护自己的权益。


 3.2 解约程序复杂


三方协议解约程序确实可能较为繁琐。毕业生需按照协议要求,先向用人单位提出解约申请,说明解约原因,并协商支付违约金等事宜。用人单位同意解约后,会出具解约函,毕业生需凭借解约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学校会收回原三方协议,重新发放新的三方协议。若用人单位拖延出具解约函,毕业生可向学校反映情况,或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对于学校在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拖延等问题,毕业生可积极与学校沟通,说明自己的困难与需求,争取学校尽快办理。


 3.3 违约金问题


违约金在三方协议中主要起到补偿和惩罚的作用,当一方违约时,需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以弥补守约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在毕业生支付违约金时,可能会遇到违约金数额过高、支付困难等问题。若毕业生认为违约金数额过高,可与用人单位协商降低,也可向学校或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请求调解。若确实支付困难,可与用人单位沟通分期支付或采取其他支付方式。毕业生在支付违约金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支付凭证,以备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解约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1 对毕业生的影响


解约对毕业生影响颇多。在信用方面,可能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守信用的印象,影响个人职业信誉,不利于后续求职。在就业上,错过原本的就业机会,重新求职需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面对更激烈的竞争。若解约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给毕业生带来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毕业生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慎重签约,一旦解约,及时与学校沟通,获取就业指导,同时积极关注就业市场动态,多渠道投递简历,尽快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4.2 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对用人单位而言,解约会增加招聘成本,前期投入的招聘资源、时间与人力全部付诸东流,还需重新开启招聘流程。频繁解约也会损害企业形象,被外界视为不守诚信,影响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在行业内造成不良影响。用人单位应完善招聘流程,精准定位岗位需求,与毕业生充分沟通,明确双方意向,签订协议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尽量避免解约情况发生。


 4.3 对学校的影响


解约会影响学校就业率统计,使其数据出现波动,不利于学校评估就业工作成效。在声誉方面,若频繁出现毕业生解约情况,会让外界质疑学校的就业指导能力与教学质量,影响学校口碑,对后续招生和校企合作产生不利影响。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理性签约,同时与用人单位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就业市场动态,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服务。


 五、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解约


 5.1 毕业生方面


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前,应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如公司规模、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等。可向在校的学长学姐打听,或在网络平台查询相关评价。还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与需求,清晰知晓自己能接受的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避免因盲目签约而在后续出现解约的情况,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


 5.2 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如实向毕业生介绍公司情况,包括岗位工作内容、发展空间、薪资福利等,避免夸大其词或虚假宣传。与毕业生沟通要充分,详细了解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目标等,判断其是否与岗位需求相匹配。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毕业生进行实习或试用,让其更深入地了解工作,双方都能在更清晰的认识下做出选择,减少因不合适而解约的可能。


 5.3 学校方面


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就业讲座等方式,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三方协议的性质、作用及签订时的注意事项。还可组织模拟签约等活动,让毕业生在实践中掌握签约技巧,提高对三方协议的重视程度,避免因对协议认识不足而盲目签约,进而导致不必要的解约。


微信图片_20250513142825.png

  • 电话直呼

    • 13282437190
    • Q496743653 :
  • 扫一扫,微信咨询:bisuwan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