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程序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程序是一项严谨且具有法律意义的流程,旨在保障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合法权益。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签约,确保手续合法、有效、规范:
一、签订具体程序
1. 毕业生填写基本信息并签署意见
毕业生需认真、如实填写协议书中的个人基本情况、应聘意见等内容,并亲笔签名,确认意愿真实有效 。
2. 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
用人单位确认录用意向后,在协议书上签署接收意见、加盖单位公章;如涉及人事调配或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还需相应部门签章确认 。
3. 准确填写档案转递信息
用人单位须清晰、完整填写毕业生档案的接收单位名称和详细邮寄地址,确保档案能够准确转递,避免后续报到受阻 。
4. 所在院系审核并签署意见
毕业生将协议书提交至所在学院或系部,由院系负责人审核学生就业去向并签署意见,体现基层单位的管理职责 。
5.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并签章
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对协议书内容及签约流程进行最终审核,确认无误后加盖公章。**强调学校最后签章至关重要**,可有效防止用人单位事后添加不利条款,切实维护毕业生权益 。
6. 省级就业主管部门备案(如需)
部分地区要求协议书报省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签证或备案,作为就业派遣方案的重要依据,确保派遣手续合规顺畅 。
二、协议书留存安排
签订完成后,协议书一般一式三份,由以下三方各执一份:
- 毕业生本人
- 用人单位
- 高校就业管理部门
三、重要提醒与建议
- 严禁“倒签”行为:切勿为图方便,要求学校提前签章。若单位后续修改条款或附加不平等内容,将难以追责,易引发纠纷。
- 确保信息完整准确:所有栏目不得留空,尤其薪资待遇、岗位性质、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应明确约定。
- 妥善保管协议书:如不慎遗失,应及时联系用人单位和学校沟通补办事宜,部分情况下可通过登报声明作废后申请补发 。
- 关注违约处理机制:若需解约,应与原单位协商一致,取得书面解约函,并按流程办理解约手续,方可重新签约 。
四、程序意义总结
规范的签订程序不仅是形式要求,更是权益保障机制。学校作为最后一环的“把关人”,能有效识别风险、纠正瑕疵,确保毕业生顺利派遣、安心入职。这一体系体现了教育机构对学生负责到底的责任担当,也为毕业生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提供了坚实支撑。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