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三方协议填写有哪些坑在填写就业三方协议时,毕业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陷阱: 1. 忽略“备注”部分 - 三方协议中的“备注”栏往往被忽视,但该部分允许三方自行约定权利与义务,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福利等细节。毕业生应充分利用这一栏目,详细补充必要信息,以保障自身权益。 2. 高额违约金 - 某些用人单位可能会设置高额违约金以作为约束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需仔细审阅相关条款,以免因违约金而限制自己的发展。通常违约金不应超过5000元,过高的违约金可能不合理。 3. 混淆实习期与试用期 - 实习合同与试用合同在性质上有显著区别。实习合同仅构成普通的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而试用合同则建立在正式劳动合同基础上,享受劳动法规定的权益。毕业生应明确区分二者,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4. 不明确工资和福利待遇 - 毕业生应确保协议中明确写明工资是税前还是税后,是否包含年终奖或其他福利。同时,要详细了解五险一金的缴纳情况,包括单位的缴费基数是否合理。 5. 补贴和培训费用不明确 - 提前询问是否有住房、伙食、通讯、交通等补贴,以及补贴的具体金额和发放方式。若公司有培训计划,需了解是否需要个人承担培训费用。 6. 签字顺序错误 - 注意三方协议的签字顺序,通常应该是公司先盖章,然后学生签字,最后由学校就业中心审核盖章。有些学校可能已经盖好章,这时学生签字就是最后一道手续,需特别谨慎。 7. 专业名称和用人单位名称不一致 - 填写三方协议时,确保专业名称与毕业证名称一致,并认真核对用人单位名称与协议落款、印章名称的一致性,避免因名称不符导致协议无效。 通过以上几点,毕业生可以更好地规避填写三方协议时的潜在陷阱,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