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以下是对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总体就业形势


2025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38.4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一方面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众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部分专业就业率较高,如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傣医学就业率100%,但也有一些专业就业率较低,如应用心理学、食品质量安全等。


 二、不同高校及专业就业情况


1. 云南大学:2025届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仅为21.21%,各学院就业情况两极分化。软件学院就业率较高,达53.42%,而生态与环境学院就业率仅为3.83%,生命科学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就业率均不到6%。

2. 昆明理工大学: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省内就业占比超65%。冶金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等传统优势专业就业率保持高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就业前景良好。

3. 云南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地理科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六,就业竞争力强。非师范专业中,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结合云南文旅资源优势,就业情况良好。

4. 昆明医科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约80%选择留滇服务基层医疗。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进入三甲医院比例显著。

5. **云南农业大学**: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主要分布在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厂及相关贸易公司。农学、茶学、植物保护等特色专业与云南农业产业紧密对接,就业优势明显。


 三、重点行业就业趋势


1. 绿色能源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正在推进,每年计划培训5万人次以上。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铝电解工、铝加工技术员、设备维护工程师等。

2. 数字经济产业: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正在实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到2025年,力争培育4家以上具有竞争力的大数据龙头企业,打造1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就业方向包括数据标注与处理、软件开发与运维、人工智能应用、数字内容制作等。

3. 生物医药产业: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岗位。

4.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就业岗位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员、农作物植保员、茶叶加工工、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智慧农业技术员、农业大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农业技术人才也受到青睐。

5. 文化旅游产业:文旅产业领域急需民宿管家、旅游咨询员、商业摄影师等服务类职业,新增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低空+文旅”新兴职业。


 四、就业地域分布


1. 省内就业为主:数据显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80%以上选择在省内就业,其中昆明市约54.87%的毕业生选择在昆明就业,地州城市曲靖、玉溪、红河等经济较发达州市吸引了约20%的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项目,约5%的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就业。

2. 省外就业流向: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


 五、就业质量与薪资水平


1. 薪资水平:不同行业薪资水平存在差异,信息技术行业平均起薪8000-12000元/月,金融行业7000-10000元/月,制造业5000-8000元/月,教育行业4000-6000元/月,医疗健康行业5000-8000元/月,文旅行业4500-7000元/月。

2. 就业稳定性:体制内就业岗位占比约30%,就业稳定性高,但竞争激烈;民营企业就业占比约50%,薪资水平差异较大,就业稳定性受经济周期影响明显;自主创业约占5%,主要集中在文旅、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政府提供创业补贴和孵化支持。


 六、就业政策支持


1. “三支一扶”计划:2025年计划招募648人,服务期满后享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定向考录优惠政策。

2. 技能培训补贴:对纳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培训,补贴标准可上浮30%,符合条件人员每年可享受3次技能提升补贴。

3. 就业创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3000-10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


 七、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 部分学院和专业就业落实率低:如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文学院等落实率低于20%,医学院落实率仅为9.52%。

2.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文科与基础学科就业率低,技术类专业相对较好,反映学科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错位。

3. 毕业生心态影响就业:部分毕业生存在“慢就业”现象,对工作挑拣观望,影响就业进程。


 八、建议


1. 加强专业调整与优化: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毕业生应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3. 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4. 引导毕业生合理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


综上所述,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也存在一些机遇。政府、高校和毕业生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513142825.png

取消
  • 首页
  • 就业协议
  • 实习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