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函与实习协议的区别
实习证明和接收函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两种重要文件,它们在用途、出具主体、内容重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以下为你详细阐述:
定义与用途
实习证明
定义:是学生在某一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后,由该实习单位出具的证明学生实习经历的书面文件。
用途:主要用于证明学生曾经在某单位实习过,可作为学生求职、升学(如申请研究生时展示实践能力)等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向接收方展示自己具备相关的实习经验和技能。
接收函
定义:是实习单位同意接收学生到本单位进行实习的书面函件。
用途:通常是学生向学校申请实习、办理相关实习手续时需要的重要文件,学校凭借接收函可以确认学生实习单位的合法性和实习安排的可行性,同时也是学生与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关系的初步凭证。
出具主体
实习证明:由学生实际完成实习的单位出具,一般是实习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指导部门或相关负责人负责办理。
接收函:同样由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出具,以表明该单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机会。
内容重点
实习证明
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学校、专业、年级等,用于明确证明对象的身份。
实习时间:具体写明学生实习的起止日期,精确到年、月、日,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实习时长。
实习岗位:说明学生在实习期间所担任的具体岗位或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体现学生在实习中的角色定位。
实习表现评价:这是实习证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习单位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如“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等。
单位信息及盖章:包含实习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并加盖单位公章,以证明该证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接收函
接收意愿表达:明确表明实习单位愿意接收该学生到本单位进行实习,例如“经研究,我单位同意接收[学生姓名]同学到[部门名称]进行实习”。
实习岗位及要求:说明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岗位,以及对该岗位实习学生的基本要求,如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
实习时间安排:确定学生实习的起止时间,让学生和学校清楚了解实习的时长规划。
单位承诺与保障:部分接收函会提及单位将为实习学生提供的保障措施,如实习期间的指导、安全保障等。
出具时间
实习证明:在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满后,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出具。
接收函:在学生申请实习、与实习单位达成初步实习意向后,由实习单位在学生正式开始实习前出具。
示例对比
实习证明示例
实习证明
兹证明[学生姓名],性别[X],身份证号[具体号码],系[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年级]学生,于[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在我单位[部门名称]进行实习,实习岗位为[具体岗位]。
该同学在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该同学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特此证明。
[实习单位名称](盖章)
[出具日期]
接收函示例
接收函
[学校名称]:
经研究,我单位同意接收[学生姓名]同学到[部门名称]进行实习,实习岗位为[具体岗位]。该岗位要求学生具备[列举相关要求,如相关专业知识、一定操作技能等]。
实习时间自[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在实习期间,我单位将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
特此函达。
[实习单位名称](盖章)
[出具日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